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10月21日上午,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育海帶隊,到所屬清潔能源調研指導工作,集團副總經理陳國高、金生祥參加。
李育海一行實地察看了清潔能源所屬京陽熱電生產機房、主控室以及清潔能源智慧調度中心,詳細了解了設備運行、產能輸出和智慧運維等情況,對該公司一線生產管理的精細化水平給予肯定。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清潔能源匯報了當前經營工作、“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初步規劃和專題教育開展等情況。與會人員就如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謀劃企業發展戰略布局進行了深入研討,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與建設性的意見。
李育海指出,清潔能源作為集團電力板塊的中堅力量,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始終保持著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
隨后,李育海深入分析了宏觀環境、產業格局與政策導向的變革發展,研判了集團電力板塊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戰略機遇與挑戰,并對清潔能源下一步工作提出六點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起首都能源保供“首善之責”
要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始終牢記“首都無小事,事事連政治”,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最實舉措筑牢首都能源安全“壓艙石”;做精存量提效率、做優增量保投產,在持續提升保供能力的同時,做好迎峰度冬及極端天氣形勢下的安全工作;不斷完善保供機制,建立健全“源網荷儲”協同調度體系,加強與電網聯動,確保電力平穩輸送。
二、聚焦主責主業,激活高質量發展“核心動能”
在提升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上下功夫。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堅持質量中心及效益導向,科學精準項目排布,聚焦“綠電進京”,做強綜合能源主戰場,京內能源發展主戰場。加強“風光+儲能+抽蓄”協同,強化“能算”協同,實現商業模式閉環;樹立“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全鏈條降本增效,多措并舉開源節流;大力推動科技創新,主攻核心技術、人工智能等領域,構建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三、深化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關鍵難題”
以改革激發活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深化“三能”改革,加強合規管理,確保企業穩健運營;優化經營模式,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與區域規模化發展,提升集約化管控能力;培養一支懂技術、善管理、有擔當、善營銷、有開拓精神的管理團隊,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四、堅持底線思維,筑牢安全發展“堅固防線”
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責任體系;常態化開展風險排查與整治,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工程建設安全可控;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整治“四風”問題;加強廉潔教育,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五、科學謀劃未來,繪就長遠發展“宏偉藍圖”
圍繞建設“國際一流首都清潔能源服務商”的目標,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和重點任務;主動對接“雙碳”戰略與首都發展規劃,做好“十四五”規劃收官總結,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加強與地方政府、行業協作,在技術研發、市場開拓、資源共享等方面實現優勢互補。
六、加強組織領導,扎實開展好專題教育
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切實發揮第一責任人職責,結合基層檢查、調研交流等對專題教育加強督導;原原本本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和相關文件精神,對照查擺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防止“兩張皮”;將專題教育融入中心工作,把學習成效體現到企業改革發展的實效上。
陳國高要求,清潔能源要收好官、謀新篇,保質保量完成全年各項任務和“十四五”規劃指標,緊扣集團“8755”目標,科學制定“十五五”規劃;挖好潛、提質效,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堅持“集團一盤棋”思想,打通區域資源壁壘,推動資產“煥新”,壓實“降兩金” 責任,為經營工作“解壓松綁”;融好資、促發展,堅守合規底線,嚴控融資成本,靈活匹配資金需求,精準解決資金周轉堵點,為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賦好能、創價值,提煉成功的經驗做法,在集團內推廣應用。推動數據從“資源”轉化為“資產”,實現數據賦能業務、數據創造價值。
金生祥要求,密切關注京內燃氣電廠環保情況,確保排放和監測符合政策及標準要求;加強安全生產督查,將工作重點放在風險隱患排查和整改閉環上,通過常態化、穿透式督查,壓實各層級安全責任;強化基礎管理,加強技術監督和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前預判、主動規避各類安全風險;聚焦消防、有限空間作業、應急等重點領域,實施清單化管理,打造一批安全管理標桿場站;建立高效信息傳遞機制,確保各類安全信息、工作指令及時傳達、全員知曉;主動適應市場化趨勢,深化燃氣電廠熱電解耦研究;做強燃機檢修服務板塊,提升專業化運維水平,提升行業競爭力。
上一條 :習近平在北京河北考察災后恢復重建工作 下一條 :集團與中電聯發展院舉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