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在日前舉辦的2025年電力行業協會可靠性高質量發展暨電力可靠性管理40周年主題論壇上,京能集團所屬清潔能源“基于實時數據的‘風光水燃’可靠性數字化管理平臺”案例,憑借創新性、實用性與行業示范價值,成功入選電力可靠性40周年“強基固本 創新引領”典型案例,成為全國發電行業僅有的20家獲獎單位之一。
為助力 “少人值班、無人值守、智慧運維” 體系落地,清潔能源以智慧監管中心數據為基礎底座,前瞻性啟動基于實時數據的可靠性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中電聯明確可靠性數字化相關政策后,公司依托先發優勢,率先在行業內實現風、光、水、燃全類型機組實時數據可靠性管理,形成示范效應,吸引了國家電投、廣東能源、江蘇國信等多家單位實地參觀交流。
同時,該公司還充分發揮智慧監管平臺“數據、技術、業務”三中臺數據整合與分析優勢,通過數據抽取、校驗,關聯設備狀態與可靠性事件,自動研判生成各類型機組可靠性事件狀態信息,構建起“采集—清洗—研判—生成—推送—上報”的可靠性數據全流程數字化管理體系,打造了行業首個“風、光、水、燃”一體化基于實時數據的可靠性數字化管理平臺,為行業可靠性管理數字化轉型提供實踐樣板。
為確保平臺有效落地,清潔能源采用“試點先行、分步推廣”的科學策略,從風電、光伏、燃氣、水電四類能源中分別選取1個場站開展試點,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后,以區域化推廣的方式迅速推進,最終完成所有場站實時可靠性管理系統的接入。
截至2025年4月,該平臺已實現21329臺光伏逆變器、2522臺風電機組、34臺水電機組及25臺燃氣輪機組的可靠性管理全覆蓋,成功達成可靠性事件狀態數據 “T+1” 自動生成與動態上報。通過替代傳統人工填報模式,顯著提升數據處理效率,月度人工填報工作量減少超90%,實現可靠性管理與經濟效益雙贏,成為行業內首家滿足中電聯相關上報要求的單位。
下一步,清潔能源將以此次入選典型案例為契機,持續深化電力可靠性數字化管理創新,不斷優化“風光水燃”可靠性管理平臺功能,為推動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與可靠性管理升級貢獻更多“京能力量”。
上一條 :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38) 下一條 :首都國企開放日丨近觀醫養結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