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十四五”時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起步期和關鍵期。是否能盡快構建反映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新發展格局,事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十四五”時期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按照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的結合來確定重點,抓好落實。
今天,中國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即將開啟,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吹響。已經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必將創造出新的、更大的奇跡。
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對“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的同時,還對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進行了清晰展望。在一次會議上同時提出五年規劃目標和遠景目標,這在黨的全會歷史上是少有的,也凸顯出統籌考慮和深刻把握這兩個目標之間關系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凝聚了全黨全社會共識,是“十四五”時期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是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政府履行職責的基本依據。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新藍圖,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綱領性文件。
迄今,我國已經實施了13個五年規劃(計劃)。這一歷史過程,充分體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新中國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積極探索,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蘊藏著許多寶貴的國家治理經驗。
當前,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帶來一系列新機遇,也帶來一系列新挑戰,危機并存、危中有機、危可轉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既需要具備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的能力,善于從眼前的危機、暫時的困難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又需要具備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作風,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功夫,在實干中化危為機、危中尋機,不折不扣地抓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實,真正掌握工作主動權,打好發展主動仗。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持之以恒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部署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效的重要舉措。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戰決勝之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深刻分析脫貧攻堅面臨的形勢,對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提出明確要求,向全黨全社會發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攻動員令。重慶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干部群眾聞令而動、迅速行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堅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努力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