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年輕干部健康成長提供了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大命題,并指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與力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推動黨的自我革命,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凝結了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實踐經驗和重要理論成果,為開辟百年大黨自我革命新境界提供了科學指引,為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作出了重大原創性貢獻,為世界政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及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不斷發展,市場需求結構快速迭代,新場景新應用持續擴展,大國博弈持續角力,全球產業布局、經濟格局加速重構,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強調,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確立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心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既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又具有現實的實踐意義。深入理解新質生產力的科學內涵與發展路徑,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對于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
文化源于人民實踐,文化屬于人民。馬克思、恩格斯在歷史唯物主義奠基之作《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出發,闡明了“人們是自己的觀念、思想等等的生產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推動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與黨的科學理論深入互動、形成習近平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