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出,學習運用《共產黨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進人民福祉,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回答了黨史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為做好新時代黨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認真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于我們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滿懷信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1927年“八七會議”后,中共中央決定毛澤東以中央特派員身份回湖南傳達會議精神,改組湖南省委,領導秋收起義。8月18日至30日,改組后的湖南省委多次開會討論發動秋收起義問題。會議認為,武裝起義不能單靠農民的力量,需要有一兩個團的軍隊作骨干;武裝起義不應再打國民黨的旗幟,而應直接打出共產黨的旗幟。
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用以滋養初心、淬煉靈魂,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黨性的差距、校準前進的方向。”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到來之際,研究探討延安精神的科學內涵和當代價值,對于我們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新使命、開創新局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慶祝我們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重溫這篇馬克思主義的光輝文獻,對于我們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從此,在古老落后的中國出現了完全新式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統一的無產階級政黨。這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
當年的戰火硝煙已漸漸遠去,但紅軍將士的信仰之光卻穿越歷史閃耀至今,激勵著后人繼續向前、永遠向前!
在貴州省遵義市楓香鎮茍壩村,有一個“紅軍馬燈館”,存放著一盞復制的馬燈。當年茍壩會議召開期間,這盞小小馬燈,陪伴著毛澤東同志,照亮了紅軍勝利前行的航程。
位于大別山區的六安市金寨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