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馮定紀念館珍藏著不同時期印刷出版的馮定著作《平凡的真理》。
1948年出版的《平凡的真理》,是當時追求光明與進步的青年們最喜愛的理論讀物之一。在《平凡的真理》前言中,馮定真摯地寫道:“我們的黨就像燈塔,給黑暗中的人民指引了方向,照亮了中國革命前進的道路,為中國帶來了新生。”
1926年,馮定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他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馮定回國,積極投身抗日救國文化運動。1938年,馮定在新四軍軍部負責黨的宣傳教育和干部培養工作,并開始馬克思理論研究寫作。馮定后來回憶:“我們是在行軍打仗中一步一步認識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踐的。”
	《平凡的真理》創作于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的秋天,時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的馮定,在遼寧大連養病。為實現為青年人寫一本既通俗易懂又有理論深度的哲學知識讀本的夙愿,在資料缺乏的條件下,他擠出時間,爭分奪秒,開展創作。當時,馮定的身體尚未康復,醫生不允許他過于勞累。馮定只能從一篇篇短文開始寫。
	1948年,這一篇篇短文集成了一本書,取名《平凡的真理》,由光華書店出版。出版后,這本書不脛而走,隨著勢如破竹的解放大軍,很快在全國范圍引發反響。1955年,經過修改,《平凡的真理》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先后印刷11次,發行50萬冊,在新中國的知識界和理論界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有力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普及和發展。
《平凡的真理》一書,創新性地提出“真理是平凡的”命題,注重對于實際生活和歷史經驗的總結,涉及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認識論、辯證法、倫理學和真理論等十八個方面的內容,分別論述了真理與智慧、真理和謬誤、真理和規律、真理和實踐問題,打破了以往人們對哲學的神秘感,認為真理是實實在在的、是平凡的,把哲學從作為認識世界的工具上升為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平凡的真理》不僅是一部宣傳與普及共產主義思想、提供正確政治導向的著作,更是一部具有創新精神的哲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