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中央為紀念抗戰兩周年對時局宣言和致國民黨意見書等文件。毛澤東發言指出,防共、限共是國民黨的防御口號。我們要強調反對內戰危險,指出反共危險便是內戰。在這些文件中,都要強調反對內戰。周恩來指出,中共對時局宣言應成為動員全國輿論反對日本誘降政策和國民黨中投降妥協傾向的有力武器。其綱領應當是:堅持抗戰到底,反對投降妥協;堅持統一戰線,反對挑動內戰;發動全民抗戰。強調在宣言中應向國民黨指出,要以堅持敵后游擊戰爭來支持長期抗戰。陳云指出,反共就是投降的準備,有人對這一點還不了解。要用事實說明國民黨投降的危險,以教育群眾。劉少奇發言說,文件要達到爭取群眾、孤立資產階級妥協派、爭取中間分子的目的。七日,中共中央在《新華日報》《解放》周刊同時發表了《為抗戰兩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宣言充分闡述了上述會議精神,提出三大政治口號:堅持抗戰到底——反對中途妥協!鞏固國內團結——反對內部分裂!力求全國進步——反對向后倒退!
1986年7月3日
鄧小平在會見歐洲共同體委員會主席德洛爾時指出,中國同歐洲的關系必須發展。和平看來有希望,而南北問題尚無著落。南北問題也關系到和平,只有發展中國家發達起來,和平才真正有保證。中國的發展是制約戰爭力量的發展,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發展也是同樣的性質。
2018年7月3日至4日
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關鍵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開創新局面。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習近平強調,組織路線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理論的也是實踐的,要在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中切實貫徹落實。
習近平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黨中央是大腦和中樞,黨中央必須有定于一尊、一錘定音的權威。黨的地方組織的根本任務是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有令即行、有禁即止。黨組在黨的組織體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決策部署。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強化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自覺做到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感情上信賴組織。
1928年7月4日
毛澤東以中共湘贛邊界特委和紅四軍軍委名義寫報告給湖南省委。報告針對湖南省委六月三十日關于“四軍須集中力量向湘南發展”的來信,申述紅四軍當前不宜去湘南、仍應繼續在湘贛邊界建設鞏固根據地的理由:(一)在四軍本身過去有許多習于流寇式的生活,極不喜住定一處,艱苦的作(做)群眾斗爭的工作,充滿冒險的遺毒。近一月來經多方洗刷,懂得建立寧岡大本營的政策是對的。如現在又馬上改變,重新走入轉徙游動的道路,四軍之改造必更困難。(二)在敵情方面,湘省敵人非常強硬,實厚力強,不似贛敵易攻。故為避免硬戰計,此時不宜向湘省沖擊,反轉更深入了敵人的重圍,恐招全軍覆滅之禍。(三)寧岡能成為我軍事大本營,在于山勢既大且險,路通兩省,勝固可以守,敗亦可以跑,且敵人絕對無法把我圍著,若加上各縣黨與群眾的基礎,實在可以與敵人作長期的斗爭;若此刻輕易脫離寧岡,“虎落平原被犬欺”,四軍非常危險。(四)此種主張絕非保守觀念,過去全國暴動,各地曾蓬勃一時,一旦敵人反攻,則如水洗河,一敗涂地。此皆不求基礎鞏固,只求聲勢浩大之故。我們此刻力矯此病,一面為軍事建立一大本營,一面為湘、贛兩省暴動前途建立一鞏固基礎。(五)從經濟上說,湘南各縣焚殺之余,經濟破產,土豪打盡。真正解決目前經濟問題,只有在湘贛邊才有法想。(六)傷兵增至五百,欲沖往湘南去,則軍心瓦解。此最大困難問題之一。湖南省委沒有采納毛澤東的這些意見,給紅四軍和井岡山根據地造成了嚴重損失,史稱“八月失敗”。
1987年7月4日
鄧小平會見孟加拉國總統艾爾沙德時談到,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他指出: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基本路線。要搞現代化建設使中國興旺發達起來,第一,必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第二,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主要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這兩個基本點是相互依存的。搞現代化建設,搞改革、開放,存在“左”和右的干擾問題。“左”的干擾更多是來自習慣勢力。右的干擾就是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全盤西化,包括照搬西方民主。“左”的和右的干擾,最主要的是“左”的干擾。中國要發展起來,要實現四化,政治局面不穩定,沒有紀律,沒有秩序,什么事情都搞不成功。中國的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是同社會主義法制相輔相成的。
2016年7月4日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常設展覽館建成儀式在俄羅斯莫斯科舉行。習近平就會址常設展覽館建成致賀辭。習近平在賀辭中指出,88年前,在中國革命最艱難的關頭,為了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140多名中共代表,不遠萬里來到莫斯科郊區五一村,召開了中共六大。這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對中國革命發展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今年是《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也是中俄兩國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20周年。中共六大會址常設展覽館的建成,既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發展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中俄友好合作深化的又一個象征。
2018年7月4日
習近平致信祝賀《求是》暨《紅旗》雜志創刊60周年。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希望同志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高揚黨的理論旗幟,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理論宣傳水平,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為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1940年7月5日
《新中華報》發表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為抗戰三周年紀念對時局宣言》。宣言呼吁:帝國主義大戰已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現在是中國空前投降危險與空前抗戰困難的時期,全國應該加緊團結起來,克服這種危險與困難。宣言聲明:我們約束自己領導的抗日武裝隊伍,將其行動限制在戰區與敵人后方及陜甘寧邊區二十三縣境內,而不向其他地方作任何足以引起友軍沖突的行動,而在戰區及敵人后方則與一切抗日友軍協同作戰。宣言還重申了以往中國共產黨對國共合作抗戰作出的各項承諾。宣言同時要求:各抗日友軍對其部下亦應加以約束,勿向八路軍新四軍采取足以引起沖突的任何行動,以保證抗日戰線上的團結一致。國民政府也應實現以往的各項承諾,取消現在存在著的反共、限共、溶共、防共、制共的政策,實行抗戰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承認一切抗日黨派的合法存在權,必須召集民主的國民大會等。宣言號召全國人民要抗戰到底,團結到底。
1943年7月5日
王稼祥寫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首次提出“毛澤東思想”概念。文章指出:中國民族解放整個過程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正確道路就是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就是毛澤東同志在其著作中與實踐中所指出的道路。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的布爾什維主義,中國的共產主義。以毛澤東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主義,它是創造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中國共產主義,毛澤東思想,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運動實際經驗相結合的結果。
1988年7月5日
鄧小平在會見巴西總統薩爾內時指出:現在要為下個世紀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那就要深化改革,加快開放。在改革和開放的過程中,物價和工資改革是件很有風險的事。深化改革會帶來通貨膨脹,對這個問題,需要整體考慮,綜合處理相互之間的關系,盡量減少波動,但改革要堅決地干下去。他在談到中巴關系時指出:發展中國家有落后點,但并不是一切都落后。中國和巴西有共同之處,兩國加強合作有很好的政治基礎,應該互相補充,取長補短。
1993年7月5日
江澤民在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會議上講話。他指出,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由此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基本經驗。我們黨過去領導全國人民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道路,現在又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最根本的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正確地認識中國國情,創造性地解決革命和建設中的問題。這個結合的過程,始終是以調查研究為前提、為依據的。也就是說,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實現并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的。堅持調查研究,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要求,是黨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們黨的一個基本工作方法和領導制度。加強調查研究不僅是一個工作方法問題,而且是一個關系黨和人民的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在新的時期,我們肩負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重任,全黨同志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更要重視和加強調查研究。盡管我們現在進行調查研究的對象、內容、手段、條件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但調查研究在黨的決策工作和全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僅絲毫沒有改變,而且更為重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任重道遠,在前進中會遇到許多復雜的新情況新問題,需要不斷探索和解決。而對任何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須臾也離不開調查研究。歷史經驗說明,各種問題的解決都取決于正確的決策,而正確的決策來源于對客觀實際的周密調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實際情況,憑老經驗、想當然、拍腦袋,把自己的主觀愿望當作客觀現實,就不可能作出正確的決策。因此,越是領導職務高的同志,越要親自下功夫對重大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更沒有決策權。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可以這樣說,堅持做好調查研究這篇文章,是我們的謀事之基、成事之道。
他指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我們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東西很多。全黨同志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學習。我們的口號應該始終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堅持深入調查研究,就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是向群眾、向實踐學習。在談到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和黨的優良傳統時指出:我們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這種改革的性質,就決定了在改革過程中必須抓好幾個基本環節:一是堅持我們基本的政治經濟制度,充分肯定和發揚過去的好傳統好做法;二是堅決革除現行制度中的各種弊端;三是根據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大膽進行合乎實際的新創造。所以說,繼承和發揚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了解我們國家悠久的文明發展史和歷盡滄桑、飽經憂患的辛酸史,了解我們的先輩為國家的獨立富強而進行的可歌可泣的斗爭,了解我們民族、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對于增強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極為重要;對于堅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信念,極為重要;對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極為重要;對于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極為重要;對于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也極為重要。
2010年7月5日
胡錦濤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總結了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經驗和寶貴啟示: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各族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走共同富裕道路。
他強調,新形勢下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支持,以增強自我發展能力為主線,以改善民生為核心,以科技進步和人才開發為支撐,更加注重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提升發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著力建設美好家園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著力推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更加注重社會事業發展,著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民生改善;更加注重優化區域布局,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創新,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推動西部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2019年7月5日
習近平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強調,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我們整體性推進中央和地方各級各類機構改革,重構性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群團工作體系,系統性增強黨的領導力、政府執行力、武裝力量戰斗力、群團組織活力,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初步建立,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組織保障。要認真總結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寶貴經驗,鞏固機構改革成果,繼續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習近平強調,完成組織架構重建、實現機構職能調整,只是解決了“面”上的問題,真正要發生“化學反應”,還有大量工作要做。要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為統領,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為著力點,把機構職責調整優化同健全完善制度機制有機統一起來、把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同提高國家治理水平有機統一起來,繼續鞏固機構改革成果。要健全黨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決策議事協調機構重點是謀大事、議大事、抓大事,黨的工作機關要帶頭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加強黨政機構職能統籌,發揮好黨的職能部門統一歸口協調管理職能,統籌本領域重大工作。要提高機構履職盡責能力和水平,各部門要嚴格依照“三定”規定履職盡責,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重點關鍵,自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緊緊圍繞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履好職、盡好責。要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確保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和國家制度統一、政令統一,中央和國家機關要做好對本行業本系統的指導和監督,地方在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同時,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地方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要推進相關配套改革,按照加快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深化事業單位改革,著力加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強化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完善機構改革配套政策。要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繼續從嚴從緊控制機構編制。要增強干事創業敢擔當的本領,準確把握新機構新職能提出的新要求,結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守人民立場,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保持只爭朝夕、奮發有為的奮斗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