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八項規定開局破題,以作風建設為切入口和動員令,拉開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序幕。經過十余年堅持不懈努力,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八項規定為何能改變中國?如何改變中國?怎樣長期堅持?這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作風建設,特別是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迫切需要回答的三個重要問題。
八項規定為何能改變中國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八項規定成了改變政治生態和社會面貌的標志性舉措。八項規定之所以能迅速取得作風建設的扎實成效,取決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決策和堅定決心。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討論加強黨的建設如何抓時,就想到要解決“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八項規定成為新時代黨中央制定和實施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規定就是規定,不加‘試行’兩字,就是要表明一個堅決的態度,表明這個規定是剛性的。”十九屆、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先后兩次修訂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成為歷屆中央政治局作風建設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十年不夠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夠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之所以能夠取得顯著成效,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定決心。
第二,貫徹執行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八項規定制度體系。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專題民主生活會首先審議了《關于三年來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落實加強作風建設措施情況的報告》。從此,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上審議中央政治局貫徹執行八項規定情況成為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會的重要議程之一,政治局委員在民主生活會上發言交流貫徹執行規定成為正式制度。2013年3月16日,中央紀委第一次通報曝光6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開啟不定期集中通報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案例制度。2013年8月,中央紀委建立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情況月報制度,要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紀委每月報送有關數據。同年9月,中央紀委建立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查處情況月報制度。2013年11月1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第一次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13年9月全國各省區市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查處具體情況數據。這三項制度成為八項規定能夠得以長期貫徹執行并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
第三,自我革命精神為貫徹八項規定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自我革命精神既是黨永葆青春活力的強大支撐,也是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堅持自我革命精神的勇氣源于無私無畏的人民立場和情懷,在處理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時,能以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彰顯共產黨人自我革命的勇氣。自我革命精神要求全體黨員和各級干部拿出刀刃向內、刮骨療傷的勇氣和底氣,堅持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作風建設為切入點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以自我革命方式實現黨的革命性鍛造和重塑。
八項規定如何改變中國
八項規定改變中國,主要體現在以下黨風、政風、社風三方面的深刻變化:
第一,領導干部帶頭轉變作風,開啟百年大黨激濁揚清作風建設新征程。八項規定以小切口撬動全面從嚴治黨大變局,推動全黨進行革命性鍛造,保持和發展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風廉政建設,關鍵在領導干部,特別是中央要帶頭。”風成于上,俗化于下。改進作風必須堅持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必須做表率、打頭陣。領導干部必須首先“敢于拿自己開刀”,從而才能在全黨形成示范和引領效應。領導干部在作風建設中務必躬身踐行、當好表率,帶頭示范,發揮行動的力量和表率的作用,真正成為優良黨風的引領者、示范者、推動者、實踐者。
第二,新時代治國理政的新氣象,以優良的黨風帶動政風向上向善好轉。執政黨的作風好壞直接決定政風狀態。政風是執政黨黨風的具體體現和延伸,集中表現為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中執政黨成員的態度和言行的一貫體現。黨的作風與政風密切相聯、相互交織、互動互促。在我國,80%的公務員、95%以上的領導干部都是共產黨員。八項規定實施以來,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中以優良的黨風帶動政風向上向善好轉。在國家治理領域,八項規定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振奮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推動了黨長期執政能力的整體性提升;在經濟領域,八項規定推動改變了公共資金、資源配置方式,凈化了政商關系,優化了營商環境,成為促進高質量發展強大動力;在社會領域,八項規定順應黨心民意,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贏得了人民群眾衷心擁護,鞏固了黨長期執政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
第三,發揮黨風引領和示范作用,在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黨風、政風與社風民風息息相通,形成聯動互促的密切關系。通過貫徹落實八項規定,我們一方面堅持糾“四風”樹新風,一方面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促社風民風,推動化風成俗,倡導時代新風。我們把加強作風建設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結合起來,黨員、干部自覺抵制各種不良思潮侵蝕,帶頭踐行新時代新風正氣,帶動全社會敦風化俗。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黨內正氣在上升,政風在好轉,社風民風在上揚,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八項規定怎樣長期堅持
鍥而不舍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深化糾治“四風”樹新風,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必須堅持標本兼治、懲防并舉,一體推進使黨員干部不敢沾染歪風邪氣、不能沾染歪風邪氣、不想沾染歪風邪氣的有效體制機制。
第一,持續整治“四風”,強化不敢沾染歪風邪氣的震懾。堅決查處黨員、干部的不正之風問題,始終保持懲治手段的威懾性和有效性。堅持不懈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對黨員和干部“四風”問題露頭就打、執紀必嚴,違紀必究。自八項規定實施以來至2025年3月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月報139次,查處問題數112萬起,被批評教育和處理人數158萬名,被給予黨政紀處分人數103萬名。通過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得到有力遏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得到重點整治,八項規定日益成為黨員和干部心中的鐵規矩、硬杠杠,讓鐵規發力、禁令生威的效果越來越明顯。
第二,健全制約監督制度,扎牢不能沾染歪風邪氣的籠子。不正之風特別是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大都與公權力的不正確行使有直接關系。不正之風的本質是公權私用,是權力出軌、越軌、用權任性,大多數不正之風都與權力配置不科學、使用不規范、監督不到位有關。健全對公權力的制約監督制度,要著眼長遠、標本兼治,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把制度“籠子”扎緊,確保形成的制度行得通、指導力強、能長期管用,推動作風建設長效化、常態化。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中國特色監督體系。在黨內監督、國家監督、社會監督三種監督方式構成的中國特色監督體系下,黨內監督發揮主導作用。通過發揮黨內監督的帶動和引領作用,對各種形式的監督進行統籌整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其他類型監督的作用,擴大監督力量。
第三,重視黨風廉政教育,增強不想沾染歪風邪氣的自覺。作風問題根本上是黨性問題。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不正之風問題只是“表”,黨性修養出了問題才是“里”。因此,必須重視抓黨風廉政教育,增強黨員和干部黨性修養。風氣養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風建設貴在常抓不懈。2019年版《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明確要求,黨員要培育良好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和家風。2023年版《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明確規定,黨風廉政教育是干部黨性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要求全國干部加強黨風廉政教育,堅決反對“四風”,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通過黨風廉政教育,引導黨員領導干部提高思想覺悟、精神境界、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