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集團繼續圍繞“四個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實施“能源為主、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的業務組合戰略,實施“立足首都、依托京津冀、拓展全國、走向世界”的空間布局戰略,努力提升綜合實力,努力提升服務首都發展能力,努力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著力建設成為管理模式先進、盈利能力穩健、人才隊伍精干、綠色安全高效,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首都綜合能源服務集團。
環保稅體系設計新方案上報財政部———
碳稅擬單獨成稅“十二五”或開征
環保部、財政部、國稅總局的年度工作會議近期密集召開,環保稅被頻頻提及。《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環保稅體系設計新方案已由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上報財政部,在該方案中,碳稅不再被視為環保稅之下的“二氧化碳”稅目,而是獨立稅種。財科所所長賈康對此解讀道:“嚴格地說,環保稅應該被視為一個稅收體系,既包括已有稅種的‘綠化’,也包括考慮要征收的碳稅。”
對此,財科所副所長蘇明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財科所最新上報財政部的課題建議,碳稅作為單獨稅種立法并開征,可在“十二五”中后期開征,征稅對象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氣等溫室氣體排放大戶。“環保稅、碳稅兩稅齊征并不會影響稅率, 因 而&
走過“十一五”,迎來“十二五”,在交叉的2010年,中國電力產業發展整體向好。這一年里,以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風電新增容量、核電在建規模和太陽能熱水器集熱面積均居世界第一,拉開了中國電力產業結構大規模轉型的序幕。作為中國電力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元年,2010年將被永久定格。然而,進入2011年,電力產業發展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
國務院國資委5日對外公布了九條《中央企業安全生產禁令》。這九條禁令包括:
新華網銀川1月4日電 未來10年內,寧夏回族自治區將實現1億多噸煤炭深加工目標,經濟效益將大幅提升。
據了解,寧夏煤炭已探明儲量位居全國第6位,遠景儲量達到2027億噸,含煤面積占寧夏總面積的25%。煤炭是寧夏最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長期以來停留在挖煤賣煤的粗放經營階段,資源增值空間有限。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寧夏近年來加快發展煤電化、煤化工產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被定位為國家重要煤化工基地、煤炭生產基地和“西電東送”火電基地。
目前,寧夏在煤化工產業發展方面,以煤炭氣化為基礎,形成了甲醇、二甲醚、聚甲醛、丙烯等上下游產業鏈,煤炭深度加工轉化成為現實。據統計,到2010年末,寧夏火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008.4萬千瓦,2010年新增火電裝機430萬千瓦。
“十二五”期間,隨著±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組織實施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的通知》,就申請2012年度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項目的有關事項進行通知。《通知》表示2012年光電建筑應用政策將向綠色生態城區和一體化程度高的項目傾斜。
其中,太陽能光電建筑集中應用的綠色生態城區應以宜居、綠色、低碳為建設目標,以居住功能為主,把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比例作為約束性指標,綠色建筑應達到一定比例,并具備較強的組織實施能力,要求在2-3年內推廣規模不低于15MW,并說明2012年可完成裝機容量。
而對于一體化項目,《通知》要求依托博物館、科技館、體育館、會展中心、機場航站樓、車站等建筑項目,光伏系統應與建筑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并達到光伏系統與建筑的良好結合。
對于2012年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具
近日,國家能源局組織開展了電力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監管工作。按照工作安排,選取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廣東五省市為重點監管范圍,并將河北省定為駐點監管省份,通過以點帶面,加大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水平,探索建立能源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長效機制。
專項監管重點內容包括: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企業自備電站脫硫脫硝除塵設施改造與投運情況;統調熱電聯產機組“以熱定電”運行情況;煤改氣、新建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氣源落實情況等。專項監管工作主要分為企業報送材料、工作組現場檢查、落實整改等三個階段開展,計劃于2014年5月完成。
電力行業研究員認為,電力企業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仍將落在脫硫脫硝除塵設備改造上。據了解,所有燃煤電廠、鋼鐵企業的燒結機和球團生產設備
記者4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根據最新公布的全國16078家耗能大戶節能考核結果,2011-2012年,這些企業累計實現節能量1.7億噸標準煤,完成“十二五”節能量目標的69%。1377家企業2012年節能考核結果為“未完成”等級。
作為我國節能減排重大行動之一,近年來,發展改革委定期公布“萬家企業”節能完成情況。“萬家企業”共16078家,2012年參加考核企業14542家;有1536家企業因重組、關停、搬遷、淘汰等原因未參加考核。參加考核企業中,3760家考核結果為“超額完成”等級,占25.9%;7327家考核結果為“完成”等級,占50.4%;2078家考核結果為“基本完成”等級,占14.3%。
參加“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的
2015年1月,深圳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全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隨著輸配電價改革的推進,我國將逐步推進銷售電價市場化改革,逐步增加電力用戶選擇權,同時將一次能源價格變化信號及時傳導至銷售電價,使價格信號合理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和環境損害成本——
2015年1月1日,深圳市如期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將現行電網企業依靠購、售電獲取差價的盈利模式,改為對電網企業按有效資產實行總收入監管,公布獨立的輸配電價。
這一改革釋放出了電價改革開始提速的重要信號,標志著我國對電網企業監管方式出現重大轉變,將為更大范圍的輸配電價改革積累經驗,為進一步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電網轉做“服務商”
長期以來,我國電網實行輸、配、售一體,輸配電價包含在銷售電價中,體現為平均銷售電價與平均
2014年全年單位GDP能耗大體上將下降4.6%到4.7%
日前,隨著“史上最嚴”《環保法》的正式實施,我國的節能環保工作也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2014年全年單位GDP能耗大體上將下降4.6%到4.7%,現在看來能夠超額完成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也表示,預計2014年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左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8%。“十二五”前四年,工業能耗、水耗累計下降21%和28%左右,基本上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標。“十二五”前四年,預計累計淘汰煉鋼、煉鐵、水泥、平板玻璃落后產能分別達到7500萬噸、6900萬噸、5.7億噸和1.52億重量箱,大幅度超額完成“十二五”淘汰目標。 <